题名:我要活着 : 尼娜日记·1932-1937年
作者:(俄) 尼娜·卢戈夫斯卡娅著
出版年:2009
ISBN: 978-7-222-06050-0
分类号: K
中图分类: 历史、地理
译者: 董海雅, 陈晓晓
定价: 26.00元
页数: 239 页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装订: 其他

克格勃最新公开的档案中,一个名叫尼娜的女性“政治犯”在少女时期的日记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日记显然被内务人民委员会仔细研究过,其中用来作为证据指控她有罪的文字都已被用红色的铅笔划出。她的父亲因政治观点不同而受到迫害,不是经常被捕入狱就是被流放到远离莫斯科的地方,因此,尼娜偶尔会在日记中发泄自己的恼怒,日记中诸如此类的文字,都被当做了将她定罪的佐证……史书的特点在于提供一种严谨的概观,但是一册如尼娜日记般末经润色又坦诚的日记,却用生动的即时性语言向我们讲述了她曾经历的生活点滴。

尼娜・卢戈夫斯卡娅于1918年12月13日生于莫斯科。
尼娜日记写于1932年至1937年的5年间,对前苏联历史稍有了解的读者都知道那是怎样的一段岁月。1937年1月4日,也就是最后一篇尼娜日记的第二天,尼娜家的公寓遭到了搜查,妈妈被秘密警察带走。3月16日,尼娜全家被捕。
当年,除了爸爸独自一人在狱中之外,尼娜与其他家人被判在远离莫斯科、位于苏联最东北角的科累马劳动营(西伯利亚)劳改五年。她们只是被斯大林的秘密警察流放的3万莫斯科人中的4人。(1937年斯大林政府决定了将要受到镇压的人数——计划将处决72950人,流放177500人。在莫斯科的目标是处死5000人,流放30000人。)
1942年,在熬过漫长的监禁之后,她结了婚,日后成了一位画家。
在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期的政治解冻阶段,斯大林大肃清运动中的许多受害者都恢复了名誉,得到了平反,其中也包括尼娜的妈妈。妈妈去世后,尼娜不断上诉要求平反
1963年,她写信给赫鲁晓夫。她当年的审判结果最终因为缺乏证据而被撤销。然而,自出狱后她再未提笔写作。
尼娜于1993年去世,享年74岁。去世两年前亲眼见证了前苏联政权的倒台以及国家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