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中国古代哲学发微
作者:宋志明著
出版年:2012
ISBN: 978-7-300-14575-4
分类号: B21
中图分类: 古代哲学
定价: 48.00元
页数: 312 页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装订: 平装

本书从不同侧面阐述中国哲学特有的话题以及阐述这些话题的特有方式。中国古代哲学是一段完整的断代哲学史,以春秋末年即公元前5世纪为起点,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终点。第一个阶段是奠基期,即先秦时期,以“百家争鸣”为基本特征。第二个阶段是发展期,从西汉到唐末,以“三教并立”为基本特征。第三个阶段是高峰期,从北宋到清末,以“理学行世”为基本特征。本书把“话题更新”落实到有代表性的哲学家身上,以老子、庄子、孔子、孟子、荀子、墨子、韩非、董仲舒、王充、王弼、郭象、中国佛教、周敦颐、二程兄弟、张载、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王夫之、戴震为个案,论述每位哲学家所采用的特有论述方式。他们都是有原创力的思考者,都在为中国哲学大厦添砖加瓦。他们不断地更新哲学话题,丰富着中国哲学的内容。

宋志明,男,1947年生于吉林市。198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为该校首批博士学位获得者。研究领域为中国哲学,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哲学、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主要著作有《现代新儒家研究》、《熊十力评传》、《贺麟新儒学思想研究》、《冯友兰学术思想研究》《中国传统哲学通论》《薪尽火传:宋志明中国古代哲学讲稿》等20余部,发表论文200余篇。曾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第三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中国人民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教育成果二等奖,享受国务院授予的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学位委员会哲学分会委员、哲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兼职有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