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解密中国宝藏 : 寻找历代迷失的宝藏
作者:月明日著
出版年:2008
ISBN: 978-7-80739-196-8
分类号: K87
中图分类: 中国文物考古
定价: 29.00元
页数: 308 页
出版社: 中原农民

《解密中国宝藏》旨在告诉大家,宝藏并非只存在于小说和传说中。地大物博的中国,真的有无尽的宝藏。说到“宝藏”二字,很多人可能马上就会浮想联翩。璀璨夺目的金银珠宝的确有资本令人想入非非。在金庸的小说《雪山飞狐》中,涉及提到了闯王李自成的宝藏,小说结尾之际,一群人找到了藏宝洞,见到无数奇珍异宝,几近疯狂。同样,梁羽生的《萍踪侠影》,也以“大西皇帝”张献忠的宝藏为线索之一。不仅如此,许多武侠、玄幻小说,都围绕一张藏宝图展开情节。因此,宝藏在人们心中充满了神秘、传奇的色彩。<br />李自成的宝藏相传被其家将野拂受命藏于湖南张家界天门山,而关于野拂上天门山,是有正史记载的,《永定县乡土志》明确写到:“明季野拂自夹山寺飞锡此山(天门山)。野拂为李贼余党,事败,削发为僧,竟逃天诛”。可见传言并非空穴来风。<br />至于张献忠窖金的可靠记载,就更多了。吴伟业(梅村)在《鹿樵纪闻·献忠屠蜀》中说,顺治二年(1645年),张献忠“用法移锦江,涸其流,穿数仞,实以精金及其他珍宝累万万,下土石筑之,然后决堤放水,名曰‘锢金’。”此外,彭孙贻在《平寇志》中、彭遵泗在《蜀碧》中甚至清朝官修的《明史》里都有类似记载。<br />李自成和张献忠宝藏的藏宝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动机:事败,藏宝保存实力,以图东山再起。与这类动机相似的《解密中国宝藏》还提到了公孙述瞿塘峡夔门藏宝、翼王石达开宝藏、以及太平天国湖州藏宝。<br />还有一类宝藏涉及到我国一些古代城池的神秘消失,例如,云南抚仙湖宝藏与俞元古国有关;楼兰古城在消失千年后,重现“江湖”,带给世人震惊和喜悦;而黑水城曾是古代西夏王朝的军事重镇,“黑水城”就是额济纳城,是如今唯一一座用党项族语音命名的城市。<br />介绍中国海域内的沉船宝藏,是《解密中国宝藏》的又一特色,我国领海面积广阔,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海上交通要道,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带动了海运事业的发展,同时也无法避免在危险海域沉船的不幸。在政府的主持下,我国的考古部门近年来成功地打捞了“阿波丸”号、“南海一号”、“碗樵一号”、“华光鞘一号”等重要的沉船宝藏。<br />以“阿波丸”号为例,打捞过程中虽然没有发现资料记载的40吨黄金,但是仍获得了价值5000万美元的货物。“南海一号”、“碗樵一号”等沉船上的古代精美瓷器更是价值连城。2006年3月,宁波市考古研究所受国家博物馆委托,绘制了一张沉船的“藏宝图”,将浙东沿海的沉船“一图打尽”,以便日后在时机有利的情况下进行大规模的打捞。<br />毫无疑问,阿波丸上的货物是日本二战时在东南亚地区的搜刮所得。在宝岛台湾,日本人也曾因无法及时运走而在不同的地方埋下大量宝藏,台湾金山乡核电二厂的工人曾经挖出金砖的事实至今还为当地人津津乐道。台湾政府默认这种宝藏的存在,还为此指定了相关“法律”:挖掘出来的财产,60%缴纳“国库”,40%归挖掘者所有。<br />与海域有关的宝藏,我们还提到了广东上川岛和南澳岛的海盗宝藏。尤其上川岛,大海盗张保仔在岛上藏宝无数,引发出许多寻宝、得宝的传奇故事,令人不禁心生向往。<br />同样具有传奇色彩的,还有四川乐山大佛的佛心藏宝之谜,上世纪80年代,刘晓庆主演的《神秘的大佛》,其情节就是围绕众人在大佛身上寻宝、夺宝而展开的。影片轰动一时,令许多人至今记忆犹新。“佛中有佛、佛在心中、佛心藏宝”更是乐山地区经久不衰的传说。很久以前,真的有游客偶然在乐山大佛的心脏部位看见了一尊小佛的身影,五官甚至清晰可见。<br />以上比较分散的介绍了《解密中国宝藏》的重要内容,正文的写作,则是将国内可考的宝藏分到了4条“寻宝”路线里面,寻宝路线一,在我国的北部,由新疆到内蒙;寻宝路线二,在西南部,由四川到云南;寻宝路线三,在东南部,由山东到浙东沿海地区;寻宝路线四则主要是东南部包括台湾沿海地区和南海海域。可是说,四条路线将我国自古以来可能有宝藏埋藏的地点“一书打尽”了。<br />众多的藏宝地点令人眼花缭乱,也有无数人一直在为寻宝消耗自己的精力,“姑姑山挖宝”的许平卿为宝藏耗尽家财,依然一无所获;项里村的村民世代寻觅项羽埋下的12面金锣,至今没有结果;马陵山十字坡守山的孙塘村农民,夜里常被寻宝人的挖凿声惊醒……<br />然而,宝藏虽多,被寻到的毕竟是少数。我们不得不承认,得到宝藏是可遇不可求的幸运。放猪拾到金子的谢松年、挖出金砖的金山乡核电二厂的工人、在江边拾到银子的农民、在海底捞到银币的渔民……他们的收获,都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如此说来,终其一生,为传说的宝藏耗费心力的人,实在是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