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科学技术哲学经典研读
作者:刘大椿, 刘劲杨主编
出版年:2011
ISBN: 978-7-300-14348-4
分类号: N02
中图分类: 科学的哲学原理
定价: 48.00元
页数: 399 页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科学技术哲学经典研读》以开放的视野,从科学哲学,技术哲学,自然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科学思想史诸方面勾勒出该学科五条基础研究进路,从繁多的经典著作中撷取精髓,精选出24篇基本文献.既强调文献的经典性,又兼顾当代思考的诉求与探索性,《科学技术哲学经典研读》着重分析每种进路的方法与思想沿革.对每篇经典文献妥加研议.使科学技术哲学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与重要问题得以突显,是学习科学技术哲学的精要读本,并为不同需求的读者提供了多种阅读序列,《科学技术哲学经典研读》亦可作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研究生的专业文献研读课的参考教材。

刘劲杨,男,1973年出生,四川成都人,哲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自然辩证法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2001年作为博士候选人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学习科学技术哲学,师从刘大椿先生。2004年获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主要研究方向:科学技术哲学、复杂性、系统科学等交叉研究。作为主要完成者,曾参与完成多项国家级与省部级课题,并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光明日报》、《自然辩证法通讯》等重要学术期刊与报刊发表《复杂性与非决定论》、《整体论误区及其局限》等学术论文。
刘大椿,哲学家。江西于都人,1944年5月出生于贵州安顺。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馆长,哲学院教授,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在科学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以及交叉学科研究等方面卓有建树。主要著作有:《新学苦旅:中国科学文化兴起的历程》(1995,2003)、《科学哲学》(1998,2007)、《科学技术哲学导论》(2000,2005)、《在真与善之间:科技时代的伦理问题和道德抉择》(2000)、《科学活动论互补方法论》(2002)、《转型驱动力: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变革》(2002)、《自然辩证法概论》(2004,2008)、《从中心到边缘:科学、哲学、人文之反思》(2006)、《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1978-2008:交叉学科》(2008)、《从辩护到审度:马克思科学观与当代科学论》(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