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中国人的品格
作者:罗家伦著
出版年:2010
ISBN: 978-7-5008-4787-8
分类号: C955
中图分类: 民族性、民族心理
定价: 35.00元
页数: 320 页
出版社: 中国工人出版社
装订: 平装

【本书特点】<br />清华大学首任校长,专为中国青年而写的人生哲学/励志奇书。(明年是清华建校百年。)<br />本书的一部分《新人生观》在抗战后期及台湾60-70年代影响几代人,大学生人手一册。<br />本书所讲的哲理,乃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人格准则和生命价值,具有永恒的魅力。<br />本书是对罗家伦关于人生哲学的散文、演讲、论文等的重新发掘、收集和整理,多数文章出自作者的《新人生观》《新民族观》《文化教育与青年》等代表作,是罗家伦先生道德文章的集大成之作。<br />在本书中,作者不但阐释了人生的本质和做人的道理,也倡导一种新的人生观、世界观,呼唤人们用一种积极、负责、正直的人生态度来善待生命与为人处世,并深入到现实生活中,直接面对读者,对一些实际问题如道德修养、求学、写文章等做出指导;另外,作者还用客观公正而又不失热情的态度对教育、文化、民族、国家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展示了一个理想的中国人所应该具有的真正品格。<br />全书文字流畅、感情激昂,无论是对人生,对民族,对国家都饱含热情,风格大气却不故作姿态,字里行间洋溢着一股积极、健康、明快、向上的气息。虽为指导人生修养的书,却并没有陈腐的说教和严厉的训导,倒像是一位有过同样人生经历的朋友在分享自己的心得,极为适合大众读者细细品读,慢慢体悟。

罗家伦(1897-1969),字志希,浙江绍兴人,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1917年入北京大学,受教于蔡元培、胡适等先生,在校内创办《新潮》月刊,与《新青年》齐名。他是“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之一,《五四运动宣言》的撰写者,后来游学欧美七年,专治历史与哲学。回国后参加北伐,1928年任清华大学校长,将清华大学由留美预备学校转变成一所高水平的国立大学。1930年后,又陆续担任了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南京中央政治学院教育长、中央大学校长、国民党西北建设考察团团长、中华民国驻印度大使等职,1949年去台湾,1969年病逝于台北。
罗家伦一生著述颇多,然其主要精力在于文化教育方面,对于青年人的人格培养尤其关注。其著作有《新人生观》《新民族观》《文化教育与青年》《疾风》《耕罢集》《西北行吟》等。《新人生观》一书对抗战时期的青年影响极大,几乎人手一册;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台湾,该书再次风行,被视为必读之书,很多青年学生拿来作为送给朋友和爱人的礼物。
罗家伦极力呼吁青年建立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号召青年人对自己负责,对国家负责,承担起改革时弊、建设国家的重任。除了多次在不同的场合对学生作演讲,他还专门著述多篇文章来阐释人生的真正的本质和做人的道理。在工作和生活中,他同样以身作则,严格地以一个中国人所应该具有的品格来要求自己。终其一生,在为人、治学、从政等各个方面,都能做到知行合一,堪为青年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