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帝制的终结 . 下, 辛亥天变
作者:胡为雄著
出版年:2011
ISBN: 978-7-80170-996-7
分类号: I253.2
中图分类: 军事、国防建设
定价: 39.00元
页数: 588 页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帝制的终结(长篇历史纪实)(套装共2册)》包括:《帝制的终结(上):甲午之殇(长篇历史纪实)》和《帝制的终结(下):辛亥天变(长篇历史纪实)》。<br />《帝制的终结(上):甲午之殇(长篇历史纪实)》内容简介:甲午战争的结局置换了日本与中国在亚洲的地位。日本靠强索中国的巨额赔款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成为世界强国,中国则自此积贫累弱一蹶不振。<br />列强的欺侮激起了光绪帝和众多文武官员变革图强的决心。而力图向民主政治即君主立宪方向前进的上层政治改革——“戊戌变法”,在旧政治利益享有者的极力反对下,历时仅百余日便告破产。<br />列强的入侵和掠夺,也激发了广大民众爱国仇外的心理和感情,忠君爱国与愚昧迷信结合的民众反抗组织“义和团”,为慈禧太后和清廷所利用和控制,最终成为清廷对列强妥协的牺牲品。<br />“八国联军”踏破大清都城,皇库如洗,国宝尽失,繁荣街市尽成劫灰。这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他们在“东方野蛮人”面前展示了另一种“人权”观。<br />《帝制的终结(下):辛亥天变(长篇历史纪实)》内容简介:慈禧太后愚昧,她永远也不清楚自己究竟扮演着何种历史角色。从西安返回京城后,她也想办新政,但此时朝廷权威尽失,民心思变,光绪被骂为“小丑”,留日学生反清日盛。<br />兴中会、华兴会、同盟会,渐渐演成反清的强大势力。与黄兴结盟后,孙中山作为革命领袖威望日隆。浏、醴、萍起义,黄冈、惠州起义,徐锡麟的刺杀,是革命将兴的前兆。<br />武昌起义用枪声宣告了清王朝的末日。耐人寻味的是,举起义旗的正是朝廷的柱石——新军。种瓜得豆,养鱼化龙,皆因时局造化,正所谓民主共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r />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诏退位后,清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接任组成北京临时政府,成为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只得将总统权力转交给袁世凯,是势之所然,亦体现了一种高风亮节。<br />孙中山少时就养成民主共和精神,他最忧心的是民主政治体制是否能保持。孙中山清楚:他当选为中华民国政府临时大总统,不过是在任期内行使国民赋予的职权。解职之后,他复为中华民国之一国民。

胡为雄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哲学。著有哲学、史学、文学著作多部,代表作有《毛泽东哲学和中国哲学的兴盛》、《如何建设我们的文化》、《毛泽东法制建设的历史经验和当代中国的法制建设》、《英雄观的变迁》、《马克思的上层建筑概念:一种文本分析》、《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现状与前景》、《新中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编写及其经验》、《马克思上层建筑概念的三种喻义》、《毛泽东诗赋人生》等,译著《毛泽东传》(美国作家特里尔)。曾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的上层建筑理论和当代社会上层建筑》,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与发展的百年历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