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次纸上的聚集,是她们的立场、倾向和态度的集合式呈现。<br />这是她们的现场和声音。那些曾经出现在我个人视线中的现场,回响在我个人耳畔的声音现在与你们相对。进入新世纪,这个世界出现的一个奇异变化就是她们的出现。那些女性中的杰出者从世界的各处走出来,走向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前沿。她们被时代的聚光灯照亮,也被自身杰出的光芒所照亮。她们以敏锐、以温柔和知性、以巨大的同情心和人道感观察世界,引领世界。<br />有人说,21世纪是她者的世纪。这个世纪因为她们的出现将变得和平、温暖而理性。<br />聚集在这里的是她们中的一部分,是我们相对熟悉的身影和切近的声音。<br />这是她们思想的现场,话语的现场,也是聆听和倾诉的现场。<br />之所给她们命名以女性知识分子,意在强调她们知性的身份和智性的心灵。<br />强调她们对人与事物所具有的性别的经验、见识和体察。<br />这也是一次日常化的叙述,虽然她们在自己的书房里,在自己的居所中……在她们与我们相对而视的时候,我们面对的其实是共同的境遇、共同的景况——我们身体的境遇和世界的景况。<br />拒绝高深和晦涩,回避幽暗和偏狭,她们用我们能懂的语言讲述她们的故事。<br />包括她们对人生的经验和思悟。她们对世界的体察和认识。<br />现在,让我们打开和进入。<br />目录:<br />对话铁凝<br />明郎的丰富,复杂的纯净<br />“任何状态都能回到灵魂中”<br />作协开启“玫瑰门”<br />幸福是“心喜欢生”<br />对话友友<br />“处处无家处处家”<br />漂泊加深了内心的恐惧<br />写作是对我内心的疗治<br />附:杨炼:抽象的游记<br />对话蒋韵<br />“在聚光灯照不到的地方写作”<br />作家的热忱和激情<br />寻找受伤的汉语<br />附:李锐:写作在物质时代的命运<br />对话林白<br />“纸上的自我解救”<br />从“枕黄记”开始<br />文坛“三巫”<br />我经受得起任何批评<br />对话迟子建<br />美丽的忧伤<br />感伤的心<br />亲爱的故乡<br />内心的依靠<br />诗意的来源<br />被带走的情感<br />附:“世界上所有的夜晚”<br />对话皮皮<br />“我在文学的旁边”<br />关于激情<br />关于写作<br />……<br />对话刘索拉<br />对话徐晓<br />对话崔卫平<br />对话陈文茜<br />对话陈鲁豫<br />对话刘海若<br />对话陈晓楠
夏榆,记者、作家,现供职于南方周末北京新闻中心,任文化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隐忍的心》,随笔集《白天遇见黑暗》,访谈集《物质时代文化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