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末代皇叔载涛
作者:贾英华著
出版年:2012
ISBN: 978-7-02-008819-5
分类号: K827
中图分类: 社会政治人物
定价: 43.00元
页数: 509 页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装订: 平装

这部纪实文学作品的主人公——末代皇叔载涛,是光绪皇帝的胞弟、末代皇帝溥仪的七叔,晚清乃至民国,在京城内外皆堪称鼎鼎大名的显赫人物。他一生大起大落,充满传奇色彩。<br />载涛夫人王乃文与本书作者贾英华是结识多年的忘年之交,她生前为此书作序并签字钤印推荐。此书即贾英华根据采访王乃文数十小时回忆的录音和录相,并查证了第一手的宫藏档案史料,加以考证撰写而成,具有独特的文史价值。<br />载涛一生历经晚清、民国至新中国成立,直到一九七零年病逝于北京,堪称晚清末年到新中国这一时代变迁的特殊历史见证人。<br />在新中国,毛泽东主席亲笔签名,任“令”载涛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马政局顾问。因擅演猴戏,又被毛泽东风趣地戏称为“弼马瘟”。<br />载涛幼年被慈禧太后颁旨,从醇亲王府先后两次过继出去,及至成年又被慈禧太后“指婚。书中不少历史“经典”情节令人忍俊不禁,更引人深思。如在讨论溥仪是否“逊位”的那次御前会议上,载涛现了眼,磕头回答隆裕太后:“奴才只练过兵,没打过仗,实在不知道究竟……”隆裕太后被气得半晌没作声。<br />载涛偶因患病不能上朝,也屡屡上奏溥仪以示忠心。溥仪特意颁旨赏赐其子头品顶戴,又将“恭修玉牒”的重任交付他。<br />辛亥革命中,袁世凯佯调载涛率领禁卫军出征,主人公被吓得赶快请求解除禁卫军的兵权。<br />军阀孙殿英在河北马兰峪掘开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的陵墓时,载涛曾被顿足捶胸发誓复仇的溥仪指派赴东陵探查。<br />载涛精通京戏,不仅擅长武生,还能反串“青衣”, 竟然曾为梅兰芳“说戏”。他曾邀梅兰芳前来王府合作演出《霸王别姬》,还带妻子屡次观看梅兰芳演戏,并让她拜梅兰芳为师。载涛博采众长而形成独特风格,《贵妃醉酒》成了他的拿手反串好戏。此书还披露了梅兰芳大师传授的“梅派”平中见奇而又令人叹绝的“三个绝窍”……”<br />世人罕知,他还应文化部长沈雁冰之邀,向戏曲学院传授三出不同特色的拿手戏——扮演孙悟空的猴戏《安天会》,饰架子花脸张飞的《芦花荡》,反串青衣戏饰演杨玉环的《贵妃醉酒》,其间,载涛曾以七十高龄亲授老友的女儿刘长瑜《贵妃醉酒》。为中国戏曲史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br />载涛曾将武生泰斗杨小楼奉为上宾,从一招一式学起。连“行头”都按其模式制做。载涛最擅长猴戏,连著名的“活猴王”李少春也是载涛亲授的徒弟。书中披露了载涛亲自传授他扮演孙悟空的“十字诀窍”:——‘龙身、鸡腿、鹰眼、收肚、贯顶’。”<br />他对战马颇有研究,凡一匹马在面前一闪过,便知这匹马几岁,是什么种所配。<br />“涛贝勒”从宫中御膳房和醇亲王府偷来的厨艺,譬如翡翠西瓜肉,以及亲手所做的“翡翠面”、“珊瑚面”等五色面条,并不加任何颜料。内中御厨秘诀,书中亦有可以仿其制做的详解。<br />日本人欲让溥仪娶一个日本老婆,载涛亲受溥仪嘱托另找中国女子,为防日本人发现,彼此之间竟使用了“暗语”。<br />溥仪专派一位日本人——田中来京,劝说载涛赴伪满任职,结果碰了一个硬钉子。载涛说:“我还想多活几年呢……可不能去东北当那个亡国奴哟!”<br />载涛毅然回绝汉奸王揖唐“出山”的请求:“饶了我吧您呐!我可坐不起您那小卧车哟,依我看,还是骑我那辆破自行车自在!”<br />为维持生计,解放前夕,“皇叔”时常凌晨到德胜门鬼市上卖破烂儿。甚至摆摊卖起了糖豆、大酸枣。<br />在新中国,载涛被毛泽东亲自任命之后,时常感恩地说起:“知我者,毛主席!”<br />朱德总司令亲自打电话给载涛,让其为抗美援朝“相马”。<br />《婚姻法》在全国颁布,载涛如何解决尚在世的三位妻子这个现实难题?……<br />全国人大会议上,毛主席钦点载涛去监狱看望溥仪,又拿出两千块钱稿费让章士钊送去,为“皇叔”修房。载涛此后轻易不再提起,因为他“装穷”,在外国银行里还有不少存款。他吓得一缩脖儿,对妻子说:这要是在从前,可是欺君之罪,要掉脑袋的呀!<br />相声大师侯宝林笑着对载涛说,哎哟,您都不知道啊,我父亲不就是您的厨子——涛贝勒府厨房的老侯嘛。闻此,载涛惊讶而又风趣地说:我这个演猴儿的,遇上了老侯的儿子小侯呵。<br />也许另蕴深意,七十九岁那年,载涛还携幼子骑自行车往返一趟十三陵,达百余里地,以特殊形式,完成了对于人生的最终告别。<br />这部以载涛夫人王乃文追忆的角度撰写的纪实文学作品,从八十年代末即已完成十万字,迄今二十余年才完稿,可见其严谨。此书不仅从一个侧面真实记述载涛人生,也披露了许多人所罕知的宫廷和王府生活秘闻。<br />值得提到的是,此书还挖掘了载涛生前记述自己和其兄载沣在“辛亥革命”中的亲历以及太监小德张和奕劻等人被金钱收买,胁迫隆裕太后颁布溥仪“逊位”诏书的宫廷内幕,从中有助于了解历史巨变中的皇族真实动态。

贾英华,50年代出生于北京。溥仪研究学者,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传记学会副会长、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主席。代表作为《末代皇帝的后半生》,其日文版成为风糜日本的畅销书。中、英、美、法、日及港、澳、台等上百家国内外权威媒体评价其成功地续补了溥仪的《我的前半生》。此书中文版畅销再版九次,并获中国图书第五届金钥匙奖。
他还著有《末代太监孙耀庭传》(出版英、日文版,并有15国外文节译本);《末代皇帝立嗣纪实》(评为北京第二届图书节畅销书);《末代皇帝最后一次婚姻解密》、《末代皇弟溥杰传》(被评为全球华人出版物美国十大畅销书),出版海外繁体字版,受到国内外数百家媒体评介。其中,《末代太监孙耀庭传》日文版,数月内再版七次。还著有《新中国旗、国歌、国徽、国都、纪年的诞生》等书(此作为国家教委政治教材辅导书)。即将出版《末代皇帝的非常人生》、《末代国舅润麒》、《末代皇姑韫龢》、《末代皇叔载涛》。此外他还撰写了大量报告文学、散文、游记、诗词等多种题材作品。
多年来贾英华先后采访数百人,搜集了末代皇帝、末代太监及晚清宫廷人物史料数以千万字计,一些为国内外罕见。其搜集的一些晚清珍贵照片,堪称独有。他自费录制晚清以来人物录音数百小时,拍摄大量晚清以来历史人物文献纪录片,如《末代太监游故宫》、《末代太监忆生平》、《末代皇族生活实录》等,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
贾英华所撰写的“末代皇帝系列”,引起国内外权威媒体广泛关注。2010年,入选“中国当代人物传播100家”。中国日报、人民日报、纽约时报、路透社、华盛顿邮报、洛彬矶时报、英国卫报、英国每日电讯、法国快报、欧洲时报、日本时事社、香港文汇报、苹果报等港、澳、台等众多国际权威媒体,都曾整版或大篇幅评论贾英华及“末代”作品。多家权威媒体评价:“贾英华对末代皇帝和末代太监等晚清宫廷人物史料的全面占有量,可称为当代第一人。”
他曾捉刀为末代皇帝溥仪题写墓志,为末代太监孙耀庭撰题碑文。其书法作品曾入选《中国首届名人名作展》、《当代名人书画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