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经济发展与转型 : 思潮、战略与自生能力 : thought, strategy, and viability
作者:林毅夫著
出版年:2008
ISBN: 978-7-301-13873-1
分类号: F113.4
中图分类: 世界经济发展水平、趋势及预测
定价: 32.00元
页数: 162 页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装订:

《经济发展与转型》中林教授根据自己对中国改革发展和许多发展中国家、转型中国家改革发展成功与失败原因的认识与理解,在书中提出了一套新的发展经济学和转型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他强调了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在发展和转型过程中选择正确的战略的重要性,并提出“企业自生能力”的概念,以此概念作为发展经济学和转型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来重构发展经济学和转型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并探讨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如何发挥正确作用,以推动经济发展和转型的成功。

林毅夫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
席经济学家,第7、8、9、10届全国政协委员,第11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986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获博士学位,曾担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1994年创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并担任主任至今。林毅夫教授是国内外知名的经济学家,在国内外有众多兼职,并担任众多国际学术期刊的编委,是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十一五规划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顾问,亚洲开发银行行长“名人顾问”,国家人事部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有特殊贡献专家津贴。2005年当选全国劳动模范。
林毅夫教授有著作16本,其中《自生能力、经济发展与转型:理论与实践》荣获教育部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北京大学第十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首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优秀成果奖, 《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被翻译成6种语言出版,《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与《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分别获1992年度及2001年度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还有多本著作分别获得北京市第4、5、6届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著作奖。1992年发表于《美国经济评论》“中国的农村改革及农业增长”一文,被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国际粮食与农业政策研究中心授予1993年度最佳政策论文奖,2000年被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评为1980至1998年内发表于国际经济学界刊物上被同行引用次数最高的论文之一,获颁经典引文奖;“技术变迁与收入在农户间的分配:理论和来自中国的证据” 获《澳大利亚农业与资源经济学杂志》1999年度最佳论文奖(1999年6月第43卷第2期)。1997年获得澳大利亚农业和资源经济学会颁予约翰.克劳夫爵士奖(每两年从国际农业经济学家中选出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