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法理论与实务(第2版)(套装上下卷)》内容简介:资料全面,《行政诉讼法理论与实务(第2版)(套装上下卷)》通过对中国从清末到1989年《行政诉讼法》颁布,以及之后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的完整回顾,呈现中国行政诉讼法制度在各个阶段的发展状况,历史感强,资料丰富,有相当多的资料属于首次发掘和首次公开。《行政诉讼法理论与实务(第2版)(套装上下卷)》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两万余篇国内外的文章和著作,资料性非常强。<br />理论深刻,现有的行政诉讼法理论一般偏向于法条释义,而《行政诉讼法理论与实务(第2版)(套装上下卷)》对行政诉讼法的基础理论进行了全新的构架,尤其是摆脱了长期附属于民事诉讼法的理论缺陷,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行政诉讼法理论书籍。<br />实用性强,《行政诉讼法理论与实务(第2版)(套装上下卷)》从实务工作者的角度出发,相当多的内容涉及司法实务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在对相关问题进行理论阐述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是实务界,尤其是行政审判法官和行政执法人员的重要参考书。<br />具有中国特色,《行政诉讼法理论与实务(第2版)(套装上下卷)》主要是从中国行政诉讼制度发展的角度进行阐述,在对国外相关制度进行横向比较的基础上,针对中国的行政诉讼现状,提出解决中国特色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讲,《行政诉讼法理论与实务(第2版)(套装上下卷)》具有原创法和比较法的性质。<br />权威性强,《行政诉讼法理论与实务(第2版)(套装上下卷)》对最高人民法院的各项司法解释、请示答复等,进行了几乎无遗漏的阐述。《行政诉讼法理论与实务(第2版)(套装上下卷)》作者是最高司法机关的法官,参与了行政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各项重大司法解释、司法政策的起草和制定,是中国行政诉讼制度的直接见证者。作者相当多的观点体现在司法解释中,权威性较强。
b江必新,男,1956年生,湖北枝江人。现任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硕士,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博士。历任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庭长,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副书记,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等。
代表性专著有《行政法制的基本类型》,《中国法文化的渊源与流变》等十余部:合著《行政诉讼法理论与实务》、《国家赔偿问题研究》等四十余部;参与编写教材《行政法学教程》、《行政诉讼法学》等二十余部:并在《中国法学》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
1999年被中国法学会评为”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2009年被评为首批“当代中国法学名家”。
主要社会兼职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审判理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行为法学会副会长、WTO研究会常务理事。先后被聘为中国政法大学,中南大学等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梁凤云,1974年生,山西盂县人,法学博士,现供职于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1993年至1997年就读于西北政法学院行政法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98年至2001年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获行政法学硕士学位。2001年毕业分配至最高人民法院工作。2003年考入中国政法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6年获行政法学博士学位。
主要论著有:《行政诉讼判决研究》(博士论文)、《行政诉讼判决之选择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版)、《行政法学》(司法部律师资格考试指定教材,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合著)、《寻求行政诉讼制度发展的良性循环》(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合著)、《中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发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合著)、《一般行政法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合著)、《行政诉讼证据案例与评析》(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主编)、《行政诉讼证据实证分析》(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主编)等。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比较法研究》、《人民司法》、《法律适用》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