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故宫退食录
作者:朱家溍
出版年:2009
ISBN: 978-7-80047-881-9
分类号: K871.45
中图分类:
定价: 66.00元
页数: 684 页
出版社: 紫禁城出版社
装订: 16开 平装

《故宫退食录》一书按性质归类分为十二组,大致是:<br />一、在故宫工作与碑版书画等的鉴定;<br />二、珐琅、牙角、雕漆、书籍等器物的研究;<br />三、先世遗泽;<br />四、书序;<br />五、清宫礼俗;<br />六、有关宫廷生活的作品(包括影片)正误;<br />七、宫廷和贵胄演戏情况;<br />八、四时府邸园林;<br />九、记先贤;<br />十、有关故宫博物院诸事;<br />十一、京剧及一些名演员;<br />十二、方言及饮食。<br />内容记琐闻于备掌故之外,颇多风趣。书中涉及的门类很多:书法、名画、碑帖、法琅、瓷器、掐丝法琅、漆器、木器、图书、古砚、古建筑、明清室内装修陈设、园治、明清历史、戏曲史、饮食等等,篇篇开卷有益。<br />《故宫退食录》目录<br />序/王世襄<br />我怎样干上文物工作的<br />碑版鉴订问题举例<br />从旧藏蔡襄《自书诗卷》谈起<br />元人书《静春堂诗集》序卷<br />宋高宗付岳飞救书和批答<br />大米和小米<br />从旧藏沈周作品谈起<br />清高宗南苑大阅图<br />关于雍正时期十二幅美人画的问题<br />来自避暑山庄的一件画屏<br />《国子监敬思堂补植丁香图》诗卷小记<br />旃檀佛像和复制品的下落<br />清代画珐琅器制造考<br />牙角器概述——《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br />元明雕漆概说<br />明代漆器概述——《中国美术分类全集》明代漆器卷序言<br />清代漆器概述――《中国美术分类全集》清代漆器卷序言<br />清雍正年的漆器制造考<br />雍正年的家具制造考<br />龙柜<br />漫谈椅凳及其陈设格式<br />铜掐丝珐琅和铜胎画珐琅<br />故宫所藏明清两代有关西藏的文物<br />王世襄和他的《髹饰录解说》<br />读《说葫芦》说葫芦<br />顾二娘制菌砚<br />故宫藏禁毁书录<br />足本《唐音统签》全帙<br />两种《全唐诗》<br />《崇祯历书》与《新法历书》<br />萧山朱桐轩先生<br />萧山朱氏宗谱<br />朱文端公遗札<br />朱文端公遗像诗<br />敬跋父母遗墨<br />我家的藏书<br />《凡将斋印存》序<br />《明式家具研究》序<br />《中国古代家具》序<br />《旧京返照集》序<br />《明清帝后宝玺》弃言<br />《朱子遗墨》序<br />《国宝》导言<br />《西安碑林全集》序<br />《帝京旧影》序<br />《北京文物胜迹大全・东城区卷》序<br />《清代后姬首饰图录》序<br />《两朝御览图书》弃言<br />《故宫藏珍本图书丛刊》序<br />《华夏诸神》序<br />漫谈假古董<br />研究清代宫史的一点体会<br />关于清代宫史研究及原状陈列的几个问题<br />明清宫殿内部陈设概说<br />太和殿的宝座<br />坤宁宫原状陈列的布置<br />咸福宫的使用<br />太监往谈录<br />清代外官生活方式<br />关于毓祟穿的盔甲<br />慈禧听政为什么要“垂帘”<br />清代皇帝怎样避暑<br />清代皇子对皇帝的称呼<br />清代礼俗杂谈<br />禀报的规矩<br />《红楼梦》作者对建筑物描写中的真事和假语<br />对《我的前半生》部分史实的订正<br />德龄、容龄所著书中的史实错误<br />为影片《倾国倾城》订正史实<br />为电影《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答窖问<br />为电影《谭嗣同》答客问<br />堂会戏<br />记恭王府堂会戏<br />清代内廷演戏情况杂谈<br />升平署时代昆腔七腔乱弹的盛衰考<br />清代乱弹戏在宫中发展的史料<br />升平署的最后一次承应戏<br />《万寿图》中的戏曲表演写实<br />清代的戏曲服饰史料<br />乐善园和三贝子花园的有关史料<br />漫谈叠石<br />北京城内旧宅园闻见录<br />博多勒噶台亲王府<br />北京步军统领衙门的遗址<br />旧京第宅<br />什刹海梦亿录<br />要保护山水和文物古迹<br />回忆陈垣、沈兼士两位先生<br />忆朱益藩先生和他举办的赈灾书画展览<br />记溥西园先生<br />我与张伯驹道兄<br />我所知道的于善浦<br />一个参观者对故宫博物院的印象<br />我青年时代经过的院庆<br />有关易培基冤案的一些情况<br />观真迹展览小记<br />故宫博物院的国剧同乐会<br />闲话《青石山》<br />杨小楼的《湘江会》<br />杨小楼的《夜奔》<br />学余随笔<br />余叔岩的一组珍贵舞台剧照<br />梅兰芳年谱未定草<br />梅兰劳与昆曲<br />梅兰芳的歌唱艺术<br />梅兰芳谈戏曲舞台美术<br />李世劳印象记<br />《京剧谈往录四编》序<br />提倡文武昆乱不挡<br />我说票友<br />忆偶虹兄<br />抢救保存第一<br />再谈京昆的抢救保存<br />释北京方言“包桩”“找牢”“龙汉”<br />饮食杂说(一)<br />饮食杂说(二)<br />此书曾由北京出版社于1999年出版(http://www.douban.com/subject/1014125/)。

朱家溍先生(1914年8月11日—2003年9月29日),著名的文物专家和历史学家。男,字季黄,浙江萧山人,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九三学社社员,著名的文物专家和历史学家。
朱家溍先生的父亲朱文钧先生(号翼盦)是著名金石学家,曾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负责鉴定院藏古代书画碑帖。先生自幼受家学熏陶,酷爱祖国传统文化,精研文物及历史等。1941年于北京辅仁大学国文系毕业后在后方粮食部参加工作。1943年开始在重庆参加故宫博物院文物保管和研究等工作。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到北平,历任故宫博物院科员、科长、编纂等职务,担任文物提集、整理、编目、陈列等工作。工作中,广泛研究中国古代书法名画和工艺品及古建筑、园林、明清历史、戏曲等。1950年任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兼任陈列组组长,负责各项大型文物陈列设计和布置,依据明清档案和历史文献等,逐步恢复太和殿、养心殿等部分重要宫殿内部陈设原状。1966年后参加故宫藏书的鉴定和编选出版工作。1983年任研究员。1992年应国家文物局之邀参加全国各省、市、县博物馆和考古所等单位的文物鉴定专家组工作,确认全国各地呈报的一级文物。1988年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1991年被国务院评为享受第一批政府特殊津贴之突出贡献的专家。
朱家溍先生先后主编了《两朝御览图书》、《明清帝后宝玺》等图书,由先生主编的《国宝》荣获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一流图书奖,他还参加了《故宫珍品全集》、《中国美术全集》、《中国美术分类全集》等的编写,撰写了《故宫藏善本书目》、《历代著录法书目》等专著,发表数十篇重要学术论文。他的专著《故宫退食录》被评为1999年十大畅销书之一。
朱家溍先生兄弟四人于1953年、1976年、1994年先后将家藏的大批珍贵碑帖、明清家具等文物,无偿捐赠给故宫博物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和浙江省博物馆等单位。
朱家溍先生学识渊博,涉及学科既广且深,多次解决院内外文物、历史等疑难问题,硕果累累,堪称大师。他为人谦和,生活俭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对生活通达乐观,对后辈热情扶持,受到全院同仁和各界特别是广大青年文物爱好者的尊重和敬爱,他的高风亮节、杰出成就与重大贡献,热爱祖国、热爱文博事业、热爱故宫的爱国主义精神,严谨求实、一丝不苟、刻苦工作的高尚职业道德,不仅受到政府的表彰和社会的称颂,成为学习的楷模,而且将永远被人们怀念。
相关著作目录详见:http://newweb.dpm.org.cn/shtml/402/@/27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