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科学与生活
作者:谢玉群编著
出版年:2009
ISBN: 978-7-5607-3853-6
分类号: N49
中图分类: 普及读物
定价: 29.00元
页数: 439 页

《科学与生活》讲述了:2001年秋,本人开始讲授《化学与人类文明》,学时数为32节课,授课对象为社科类、经管类等非化学、非化学品制造类专业学生,课程定位为文化素质教育课。经过起初两轮讲授,本人发现,若按照教材授课,学生学到的仅仅是一些孤立的化学术语和概念,而这些没有根基的知识碎片又与他们的实际生活相去甚远,因此,绝大多数学生对该门课程一点儿也不感兴趣,选修仅仅是为了混学分而已。加上开卷考试,平时不用看书,更不用死记硬背,到考试那天翻一下书,知道在哪里抄上就行了,考试一结束,学生的“化学素养”又回到了初始状态。好在学生比较合作,十分照顾我的面子,课总算给“应付”下来了。从2004年开始,本人尝试着将学到的化学知识、社科类知识与我在科研、生活中获得的感悟进行整合,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按照情意中心课程的特点设计成“开宗明义”、“爱情心理漫谈”、“化妆品与化妆”、“饮食与健康”、“宝石以及风水”六个专题。经过八轮试讲和逐步完善,我发现,这样的安排还是比较合理的,因为大学生们最关心的还是自己的前途、恋爱等,即成才、成人等现实问题,当然,这些内容也是高等教育重点关注的和理应传授的。通常,为了给异性留下美好的印象,姑娘和小伙子们不仅要努力学习、踏实做人,而且每天还要把自己精心打扮一番;进入恋爱程序后,个人形象、言谈举止、约会、异性的心思等自然就成了年青人关注的焦点;在恋爱过程中,吃是免不了的,甚至它还是爱情生活中的主要内容,因此,他们对吃喝也是非常关心的;接下来,感情发展到了成熟阶段,要考虑的是送什么样的定情物,以及买房、营造爱巢等具体问题;买房少不了要考虑选址、装修等令人头痛的“俗事”……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另起炉灶,重新确立讲课内容的理论依据。显然,每个人都要经历这么几个阶段、这么一些事,在经历中,人们收获希望、收获梦想,尤其是年青人。青年时期是人生中一段最美好的时光,充满着变化,每年每月都有进步和惊喜。事实上,生活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着,人也不例外,因此,用化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用化学原理去引导生活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化学是关于物质变化的科学,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实践证明,这样的选择和安排是合情合理的,也是十分有益的,学生反映良好。<br />应学生们的要求,现将这些讲稿整理成文,献给天下所有关心生活的人们,让我们一起关心生活,关爱生命,关注人类文明;献给那些听过该课程的学生,以纪念我们曾经拥有的、令人难忘的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