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西夏的苍狼
作者:雪漠著
出版年:2011
ISBN: 978-7-5063-5654-1
分类号: I247.5
中图分类: 新体长篇、中篇小说
定价: 28.00元
页数: 336 页
出版社: 作家

本故事中的苍狼也来自那老山深处。<br />这苍狼,跟历史上有名的黑水国有着极深的因缘。<br />黑水国黑将军的故事,是西部历史上很炫目的一团亮光。据说此人修证极高,有大定力,其英魂千年不散,一直眷顾着西部。只是其精魂的载体,必须借助苍狼之助,才能生起大力。本书讲的.就是黑将军及其后裔与苍狼的因缘。那苍狼,是藏獒的祖先,它来自远古,兴于西夏,王气十足,神勇无比。据说,那西夏苍狼扑向大宋士兵时,像降临的黑夜一样不可阻挡。<br />本书的后面,就讲了黑将军及其子孙与苍狼的因缘。<br />我故事里的女人叫紫晓。她是一个广东东莞的客家女子。在某个很偶然的机缘里,她跟我相遇了,并进入了我的小说。<br />本书中有一个歌手,一个女子。那歌手,一直在寻找他歌中的永恒。那女子,却在寻找苍狼。这两种寻找,在某一天相遇了。于是.西部历史和岭南文化,便撞击出生命的传奇……黑喇嘛城堡山的神秘、黑寡子遭雷殛的魔幻、黑歌手寻觅后的超逸、东莞大杂院的世相百态,在本书中皆有精彩展现。书中描写的秘境,更是神奇难测.充满象征,魅力无穷,令人神往。<br />雪漠推出新作《西夏的苍狼》<br /><br />2011年1月,作家出版社推出雪漠新作《西夏的苍狼》,它是继被称为充满了想象力和思想深度的魔幻之作《西夏咒》后的,另一部时空交错、现实与梦想缠绕、用肉体与灵魂共建“乌托邦”的故事。<br />相较于《西夏咒》,《西夏的苍狼》融入了更多现实生活,使形而下之器与形而上之神有了一个阶梯。它通过一个东莞女子寻找西夏神獒的后裔“苍狼”,引出了西部的黑歌手,据说他是西夏黑水国黑水将军的精神载体,一直以某种独特形式的存在,一代代地完成着他对慈悲的誓约。<br />作家出版社称:“相传,黑将军是西部历史上的一位英雄,其英魂千年不散,一直眷顾西部。只是其精魂的载体,必须借苍狼之助,才能生起大力。本书讲的,就是黑将军及其后裔与苍狼的因缘。那苍狼,是藏獒的祖先,它来自远古,兴于西夏,王气十足,神勇无比。据说,那西夏苍狼扑向大宋士兵时,像降临的黑夜一样不可阻挡。”“本书中有一个歌手,一个女子。那歌手,一直在寻找他歌中的永恒。那女子,却在寻找苍狼。这两种寻找,在某一天相遇了。于是,西部历史和岭南文化,便撞击出生命的传奇。……黑喇嘛城堡山的神秘、黑寡子遭雷殛的魔幻、黑歌手寻觅后的超逸、东莞大杂院的世相百态,在本书中皆有精彩展现。书中描写的秘境,更是神奇难测,充满象征,魅力无穷,令人神往。”<br />在25万字的小说中,雪漠通过两位主人公的灵魂求索,写出了一段历史传奇。西夏黑水国的黑将军,在蒙古大军的围攻之下,国破城亡,但因子孙却逃入祁连山中建立了一个神秘的乌托邦,并以其独有的文化凝聚力传承千年。其传承者,久经千年的历史风雨,而不改其梦想。但因其传承上的某种断裂,该文化似一线烛火,虽传承千年,却难以发扬广大。黑歌手其当代传人,他一直想将其文化发扬广大。他用他的一生心血去寻找老祖宗传说中的娑萨朗净土,为此他历经千辛万苦,却发现他找到的圣地,其实是家乡的另一个翻版。令人沉思的是,凉州的歌手在寻找圣地娑萨朗的同时,娑萨朗的歌手也在寻找圣地凉州。<br />由于时代浪潮的冲击,中国正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变革,旧的价值体系在巨大的社会变革面前坍塌,而新的价值体系正在建立,灵魂的焦渴与现实的挤压都在叩问这片古老的土地。本书便试图写出东西两种文化的巨大冲突,以及由此引发的灵魂求索。<br />小说远离了时下常见的那种表面化叙事方式,用洋溢着生命能量的灵魂流淌,兼以巨大的寓言色彩,提示了人类在追求梦想的旅途中的许多秘密。<br />在作者传神的笔下,东西部文化竟然在某个历史性的点上神秘地契合了,焕发出异样的光彩。<br />《西夏的苍狼》既是一个寓言,也演绎了人类的终极梦想。

雪漠,原名陈开红,甘肃凉州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专业作家,一级作家,深造于鲁迅文学院和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西部文化学者,大手印研究专家,被甘肃省委省政府等部门授予“甘肃省优秀专家”、“甘肃省德艺双馨文艺家”、“甘肃省领军人才”、“甘肃省拔尖创新人才”等称号。“雪漠小说研究”被列入复旦大学、兰州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的研究专题。 雪漠的文学代表作为长篇小说《大漠祭》《猎原》《白虎关》(上海文艺出版社)等,其学术代表作为《我的灵魂依怙》《大手印实修心髓》(甘肃民族出版社)等,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其作品入选《中国文学年鉴》和《中国新文学大系》,荣获“第三届冯牧文学奖”、“上海长中篇小说优秀作品大奖”、“中国作家大红鹰文学奖”、“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等诸多重要奖项,入围“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和“第五届国家图书奖”,登上中国小说学会中国小说排行榜。《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文汇报》中央电视台等数百家媒体进行了评价,被誉为“真正意义上的西部小说和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中国西部现代文学史》有重点论述,被认为是当代西部文学的标志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