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社会传播:创新、合作与责任》特点:其一,广泛性。本届论坛以“e社会传播:创新、合作与责任”为总题,以“理论探索与历史回顾”、“政治文明与社会变革”、“经济效能与管理对策”、“文化变迁与意义反思”、“技术进步与数字革命”、“受众分析与效果研究”、“媒介环境与制度建设”为分题,收到150多篇海内外来稿,经过专家匿名评审,从中选出80余位作者执笔的80多篇论文予以发表。无论作者、单位数,还是宣读论文数,都明显多于以往(前两届论坛均为60余位作者、近30家单位、约60篇宣读论文)。同时,研究题材的丰富性、多样性,也超过历届。<br />其二,创新性。更令人欣喜的是,论文质量不断提升,规范性、创新性逐年加强,不仅海外、境外的作品在总体上仍体现出较高水准,而且,本土、内地的许多成果也可圈可点,对于这一评价,相信各位读者从本论文集的披阅中不难体悟,由此折射出中国大陆传播学界近年来的可贵努力和可喜进步。为奖掖先进,本届论坛还特意首次设置了优秀论文奖,根据专家匿名评审的结果,评选出获奖论文20篇(其中,教师12篇,学生8篇;内地14篇,境外/海外6篇。详见附录),并在闭幕式上以文艺晚会的形式予以颁发,广受好评。<br />其三,实践性。与上两届类似,本届论坛同样致力于消除产学之间的樊篱,促进学界创新和业界创意的深度融合,不同的是,更重视技术和艺术的结合与展示,专设为期半天的“数字媒体艺术论坛”,邀请了一批来自新媒体最前沿的企业高管和政府部门领导,与听众分享实战经验,为研究提供宝贵启迪,声影光电纷呈,反响十分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