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政治哲学与启示宗教的挑战
作者:(德) 迈尔著
出版年:2014
ISBN: 978-7-5080-8188-5
分类号: D0
中图分类: 政治理论
译者: 余明锋
定价: 35.00
页数: 210 页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装订: 平装

本书所依循的看法是:哲学必须与可能提出来反对自己的最强有力的异议相对峙,必须在这种对峙中证明自身的权利和必然性;本书还主张,这种对峙该成为政治哲学的职责所在。正如哲学不能被理解为一门学科或一个文化领域,政治哲学也不能被理解为哲学花苑中的一块田地或一个特殊分支。政治哲学毋宁是一种特殊的转向,是一种观看方向和提问方向的转变,这种转变为哲学在整全中奠定了一种分别。因为,哲学只有在对其前提的沉思中,在与其最为严苛的替代者的相遇中,才能完成自身的反思性。<br />推荐序<br />迈尔的政治哲学概念以哲学生活概念为出发点和归宿。另一方面,哲学生活概念又必需政治哲学概念,因为一旦哲学被理解为一种生活方式,追问者就由此重新回到政治的领域:他就必须得面对政治共同体对于“好生活”的判断或定见,意识到政治生活与哲学生活之间的张力;他必须掉转追问的矛头,反观政治体的礼法与信仰,并反思自身的正当性与合理性。政治哲学所要完成的就是这样一种转向:仰望星空的目光被重新拉回人间,疯狂的哲人重获审慎的品质。如果没有完成政治哲学的转向,那么哲学就会“蔽于天而不知人”,就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自我认识,就仍是盲目的。如此意义上的政治哲学着眼于哲人的自我认识,是对反思的反思,是将哲学反思带向它所需要的完成。可见,“为何(warum)政治哲学?”这个问题本身就采取了政治哲学的提问方式,它要求我们在“何以(wozu)是好的”的视域中探究“是什么”(was)的问题,或者使得对于“是什么”的追问无法脱离对于“何以是好的”的回答(《为何政治哲学?》,段19)。并且,“为何政治哲学?”还指向一个更本源的问题,即“为何哲学?”。<br />——余明锋

本书作者海因里希.迈尔为德国著名学者,尤其以研究施特劳斯研究者而著名。
迈尔的著作已在中国大陆有译本。如《古今之争中的哲学问题》《论哲学生活的幸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