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功率科学与技术》为目前较为全面系统论述脉冲功率科学技术的专著。在第1章对“脉冲功率”进行了溯源和内涵定义,并定义了脉冲功率系统的组成和能量压缩模式,接着论述了脉冲功率科学体系的四大要素:用第2至第5章论述了初级供能能源、储能或脉冲发电的五种型式;在第6至第10章阐述了脉冲成形和能量时间压缩的科学技术;在第11章简单地介绍了脉冲功率技术中所用电介质的放电特性;用第12章较详细地介绍了各类性质负载的受能性质,即脉冲功率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作为新概念电磁武器的应用潜力。此书可供从事脉冲功率科学技术的研究人员和教学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等学校相关专业本科生或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教科书或参考书;对新概念电磁武器或相关专业管理人员和决策负责人也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王莹:1938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964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物理系,先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一基地研究所、军械工程学院和武汉大学工作,担任过新概念武器研究所所长和电磁发射技术所所长;现为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理事和电磁发射专委会主任,武汉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电磁发射技术的奠基人之一,世界新概念武器学科(专业)的创立者,从能量进步角度,在世界第一次科学地提出“电磁武器”概念及其理论体系,是这两个领域和脉冲功率界的国际知名学者、一直从事脉冲功率技术工作,领导研建成军内第一台电爆炸装置和中国第一台油线强流脉;中电子束加速器、领导研制出第一台电感储能型闪光X射线机。领导研究用于重复电磁发射的磁通压缩发生器、在中国组织创立了电磁发射技术学会、出版相关的中英文专著500余万字,包括《高功率脉冲电源》、《电炮原理》、《新概念武器原理》以及科普读物《新能源技术》和《新概念兵器》;撰写中英文论文200余篇,申请相关发明专利20多项,曾获得解放军科技进步奖多项。
孙元章:1954年生,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1988年6月获清华大学工学博士学位,曾任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与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工数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科学前沿和战略高技术问题研究”组成员,IEEE和CSEE高级会员:任《中国科学》、《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等刊物编委,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合作出版中英文专著4部:2004年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