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图解京剧艺术
作者:编著王如宗
出版年:2011
ISBN: 978-7-302-26103-2
分类号: J821.2
中图分类: 表演艺术
定价: 79.00元
页数: 277 页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代著名学者俞樾题苏州留园戏台联云:“一部廿四史,演成古今传奇,英雄事业,儿女情怀,都付与红牙檀板;百年三万场,乐此春秋佳日,酒座簪缨,歌筵丝竹,问何如绿野平原。”正所谓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抽身红尘牵绊,于小小舞台得片刻余闲,贵人凡夫皆喜闻乐见。人类存在一日,戏剧便不会消失。而京剧凡二百多年间,吸纳雅俗文化,盛行庙堂之上江湖之下,终成国粹、国剧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即是一例。京剧融合传统文化精华,形成颇具意味的程式化演出套路,一板一眼、一招一式、唱念做打、手眼身法,都有章可循,有式可依。<br />《图解京剧艺术》正是将京剧沉淀下来的程式化的一面诉诸文字,绘以笔墨。图文梳理了京剧的历史、特征、行当、流派、道具、音乐和表演等方方面面,叙述简洁,对于初学者可直窥门要,资深票友也可从中重新验证自己的学识。书的最后还附录按派系分类的剧目供查阅。<br />京剧的脸谱、服装和唱腔旋律之美,已在当前大众文化中喜闻乐见。如“祖先的玩艺传到今天,生旦净末丑样样齐全,花脸的脸谱千姿百态,武生的打斗最是精彩”,“蓝脸的窦尔礅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我们都再熟悉不过。脸谱作为面孔符号,用不同的颜色为角色的美丑善恶忠奸定位,戏谚有“红忠白奸黑直爽,黄色勇猛金神仙”之说。京剧服装具有形式美和实用性:表身份、分场合、助歌舞、显性格。如帽子中典型的乌纱帽,各种文职官员所用,帽翅有方、尖、圆几种,忠臣戴方翅以示忠正刚直,奸臣插尖翅示尖酸投机,丑行插圆翅示圆滑灵透,从纱帽翅的形状上就可以看出对人物的褒贬和评价。这种凝练简洁的表意方式,为剧情的起合转折提供了恰当的骨架和依托,也是传统道德观念和人们惩恶扬善愿望的体现。书中各章用鲜活的手绘图,呈现不同于文字的美,读者阅后观戏时只需按图索骥,即可略通剧意。<br />京剧已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国人是鼓励,也是警示,如何更好地发扬京剧光彩,培育新的名角,书中一则旧时入科班学戏的“合同文书”,颇有启示意义:<br />“今将×××,年×,志愿投于名下为徒,习学梨园生计,言明七年为满。几于限期内所得银钱,俱归社中收入,在社科期间,一切食宿衣履均由科班负责,无故禁止回家,不准中途退学,否则由中保人承管。倘有天灾疾病,各由天命……”<br />正如书中所说,“旧时,每一个手把徒弟几乎都有一部痛苦的挨打史”,如今这种近乎卖身为学、苦打成家的苦难时代已经过去,但京剧艺术并没有随时代前进。观众、演员和体制,都亟须改进。本书的意义,正是于此显现。

王如宗,男,1947年生,河北蠡县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师文化科科长,军文化处副处长,河北省保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保定市文联主席兼党组书记。中国影视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