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最新报告 . 2011
作者:童兵主编
出版年:2011
ISBN: 978-7-309-08468-9
分类号: G219.2
中图分类: 中国
定价: 40.00元
页数: 368 页
装订: 平装

前 言<br /><br />屈指算来,从2006年编撰《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最新报告》以来,本报告是第六部,梳理和报告2010年全国新闻传播学科科学研究概况和成果。从第一部开始,我确定编写报告的宗旨是:向人们鸟瞰式地展示过去一年中国(以大陆地区高校为主)新闻传播学科科学研究全 ,包括这一年的研究重点与热点,主要研究领域,重要学术论文及观点,重要学术会议和公开出版的著作与教材。同时,作为“985”国家创新基地———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的主要学术成果之一,这部报告也是向国家和复旦大学“985”管理机构提交的一份工作报告。<br />2010年国内重大活动多,重大事件多,对这些活动和事件的新闻报道及评述也多。自然,相应的新闻传播学研究项目和学术成果也多。同时,由于传播科技的进一步发达和跨文化传播的继续繁荣,新闻传播学科自身的发展也有不少新的领域、举措和学术上的进展。2010年新闻传播学学术研究聚焦的热点有:<br />一、对重大新闻报道进行理论评点。从后金融危机到国民生产总值赶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上海世博会到广州亚运会,从青海玉树地震到甘肃舟曲泥石流等一系列特大事件的众多新闻报道,学者们集中关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不少独到的见解。<br />二、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中传媒的社会责任。过去这一年里,新闻传播学术界对突发公共事件特别是突发群体性事件及新闻报道继续保持高度关注,研究成果数量增多,研究主题和视角拓展。<br />三、新媒体传播研究。过去一年,学者们对新媒体这一“在发展中变得混杂和庞大”的复杂概念进行新的解读与界定,对新的传播技术革命对传播生态格局和市场版图的变革有了新的解释,对新媒体今后发展趋势有进一步展望。<br />四、舆论引导与舆论监督研究。学者们分析了中国舆论格局的变化和发展新态势,从不同角度探讨提升新时期舆论引导能力的新境界。通过分析重大网络舆论事件的特点与规律,研究公民公共资源分配制度改革和利益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式。对于微博舆情的引导策略,学者们也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五、媒介融合和“三网合一”研究。学者们认为媒介融合将引领产业链向横向延伸和纵向拓展,引领传媒产业从资源整合到产业重组,引领传媒产业与电信、文化产业融合。媒介融合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表现在对媒介环境的依赖,影响人类自身健康的个性和人格的形成。中国式的三网融合是在意识形态参与主导下的中国特色的融合,是要构建一个以媒介为高地,以内容、网络和服务为骨干基础的媒信产业。<br />六、提升中国国际传播力研究。新闻学术界认为,在传媒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际传播的出路应为文化传播。当前国际传播格局的主要态势是:全球化、综合化、现代化、本土化。当前要下工夫提升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力。<br />七、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的学术反思。自我反思是学术保持主体性和提升学术活力的基本功和重要途径。学者们评论新闻传播学研究中的“院内发文”、“近亲繁殖”现象,分析较低的论文产出率及其原因,分析滥用或误用“范式”的做法及原因,指出传播学的边界及应克服的几个问题。<br />我们从发表于全国公开发行的新闻传播学学术刊物、高校学报等期刊上查阅了上万篇论文,梳理了有代表性的观点,依新闻学、传播学、视听传播、媒介经营管理与出版四个方面排列,以便读者阅读与使用。四个方面又分别列出若干分题,由每位执笔者负责一个分题。作为主编,我首先考虑的是编撰的规范和统一,因此每人至少对自己负责的分题检查和修改两次以上,然后又分别由各副主编修改和把关,在此基础上我自己检阅一遍并对其中的一些篇章作必要的修改。作为执笔者的老师,我又必须充分尊重每位执笔者的个性、学术爱好与写作特色,所以一些分题的检索和梳理,甚至编撰的局部内容,可能同另一些作者编写的内容或主题,有部分交叉。我只要求这些相关作者和相关内容尽量有所错位,但仍很难完全避免雷同。此外,各章节行文的风格以及详略取舍也不尽一致。所有这些,我实在不便动用“斧子”,只好请求读者理解和海谅了。<br />几十位作者检索了上万篇新闻传播学论文后发现,我在读完初稿后也有同感,2010年新闻传播学学术研究有一长处和一短处值得我们重视。长处是,过去一年有一些研究者对这些年来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的不足有深刻的检讨和反思,这些检讨和反思还相当到位。希望这些章节的内容能引起读者、特别是高校新闻传播学研究者关注,更期待我们的呼声和批评能够对今后的研究工作切实起到一定的提醒甚至引领作用。短处是,过去这一年学术界对新闻传播学尤其是新闻学基础理论的研究给力很不够,产出的成果也不多。对一个基础性研究已经相当欠缺的学科,出现这种现象是费解的。社会科学研究的主管部门近年把学术关注与经费投入的重点放在解决当前的重大问题上,这当然是无可指责的。我们只是希望,同时也能够向一些基础性研究比较薄弱、积累不多的学科,比如新闻学类,给予一些政策的倾斜和较多经费的投入。对学者们来说,也应克服“近视眼”式的研究取向,不要只把眼光完全盯在给钱多的应用类项目上,也不要满足于“打快拳”的研究路径。这样下去,对新闻传播学的健康发展,是极其有害的。<br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10级博士研究生全体同学投入了这部报告的编撰工作。对年轻学子来说,这是一场“向科学的进军”。他们从2010年10月落实编写计划开始,收集、阅读和检索,每人阅读的相关论文大多在三四百篇以上,整个寒假也在工作,至2011年3月完成初稿,交由林溪声、王梅芳、姜华三位副主编作修改、订正和文稿规范的工作。在此期间,班长杨保达协助我做了许多组织工作。<br />为了保证文稿质量,同往年一样,提交给教育部社科司的总报告部分的初稿延请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丁柏铨教授审读。丁教授放下自己手头的工作,读毕全文并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在这里,向丁教授表示诚挚的感谢。对他的一些建议的吸纳,已反映在我这篇前言之中。<br />张晓锋教授一如既往,提供了2010年国内召开的新闻传播学科重要学术会议概况和主要出版社出版的新闻传播学类专著与教材概况。这里,也向这位荣任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的年轻教授致以谢意。<br />特向始终支持这部报告编写的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和复旦大学出版社的诸位领导和朋友致谢。向参加本年度研究报告编撰工作的全体作者团队致谢。<br />在本报告付梓之际,作为主编的我仍内心不安,因为我国新闻学术期刊和高校学报太多,论文太多,作者太多,尽管我们作了“地毯式扫描”,仍难免疏漏少数学者的重要论文,对论文观点的提炼也未必精当。万一出现这类情况,由我本人负主要责任,欢迎广大读者尤其是相关学者、专家批评指正。<br /><br />童 兵<br />2011年6月18日于复旦大学“985”新闻传播学研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