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母亲新凤霞与父亲吴祖光相继去世后,吴欢在整理遗物时,偶然发现了吴瀛写于1948年10月到1949年7月时的原名为《故宫二十五年魅影录》的手稿,其中详尽实录了故宫当年创办博物院的起因和创办经过中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以及故宫国宝南迁、故宫盗宝案中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和人事交错。 <br /> 围绕二十世纪上半叶故宫博物院的这三件大事,作者以亲历亲闻叙说了种种坎坷、曲折、纷争以及恩怨,书中涉及溥仪、康有为、孙中山、汪精卫、冯玉祥、张作霖、蒋介石等诸多要人,生动地再现了他们的性格行事,从一个特定的角度记录了中国博物院事业的进程。这部书也成为研究故宫创建初期那段沧桑浮沉一份不可多得的第一手史料。
吴瀛,字景洲(1891年-1959年)江苏常州人,出身世代书香,其父吴稚英任职清朝著名洋务派领袖张之洞幕府。毕业于张之洞创办的湖北方言学堂,英文专业。景洲先生不仅有精湛的国学基础,而且有深厚的西画及传统画功底,可谓学贯中西。
曾任京都市政都办公暑坐办(相当市府秘书长),二十七岁便以其出类拔萃的学识参与创建故宫博物院,任常务委员。古物审定专门委员,并担任《故宫书画集》、《故宫周刊》首任主编。解放后被陈毅聘为上海市人民政府文物管理委员会古物鉴别委员。
主要著作有:《中国国文法》、《故宫盗宝案真象》、《风劲楼诗草》、《蜀西北纪行》、《故宫博物院前后生平经过记》、《故都尘梦录》,话剧《长生殿》及《吴氏三代书画选》等。